疫情之下,美国肿瘤专家弛缓晚期肠癌患者
发布日期:2020-02-20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中国,很多地市都采取了管制措施。几乎所有人将目光转向了肺炎感染患者和疫情的控制,各种医疗资源全面转向控制疫情;而有一部分重症患者,例如晚期肿瘤患者,由于暂时的医疗资源紧张,很难得到良好的治疗。身在广东的汪先生就是一个例子。
患者汪先生,51岁。于2018年10月下旬出现便血。2018-11-5行肠镜检查并活检,病理提示:直肠腺癌。2018-11-6盆腔MR提示符合直肠上段-乙状结肠距肛门约10-11cm处肠管管壁不规则增厚,侵犯其后壁周围脂肪组织,直肠系膜多发稍增大淋巴结。腹部CT检查:结合2011-3-8 CT:考虑肝右前叶下段结节灶,考虑血管瘤,与前片对比无明显变化;肝内多发囊性灶,与前片比较,部分有所增大。胸部CT未见异常。
2018-11-9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直肠腺癌,II级(约5%为粘液腺癌),浸润肠壁全层,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可见多个癌结节。术后分期:pT3N1cM0, IIIB期。基因检测:KRAS p.G12D第2外显子错义突变;未检测到MSI-H;MMR相关基因突变:无;TMB: 11.5个突变/Mb。
2018-12-19开始行XELOX化疗:奥沙利铂 240mg d1;卡培他滨3.5g, d1-14, Q3W,共6个周期;化疗结束后定期复查。2019年5月复查胸部CT正常。2019年9月复查CT发现两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较大约0.9x1.1cm,边缘尚清,部分病灶内见空洞)。建议观察。2019年12月再次复查CT两肺多发转移瘤,较前增大(较大约1.5x1.5cm)。发病来,精神饮食可,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汪先生在咨询了几个医生,口径不一。但肿瘤不等人,好的医院也几乎停诊,面对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又无法出错。焦急中,商界朋友曾经通过爱诺美康出国就医并向汪先生进行推荐。爱诺美康在初五接到了汪先生的请求,尽管国家仍在放假中,但病历整理、翻译、联络国外专家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并确定了初十二,晚上九点,由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胃肠中心主任Jeffrey Meyerhardt博士与汪先生进行远程治疗方案咨询。
胃肠癌中心临床主任Jeffrey Meyerhardt博士
Jeffrey主任在视频中详细询问了汪先生的病史。认为:患者9月一侧肺两个结节,12月两侧肺变为4个结节,且直径在增大;目前高度怀疑肺转移,但在美国一般要进行肺部活检确认,可以通过CT引导活检/或者小的楔形切除术(肝结节一般都是转移,不用活检,但肺结节情况多样,更不容易确定是否为转移,一般需要进行活检)。如果确实是转移癌症,是需要化疗的;肺转移10个以上病灶,通常不建议手术;但汪先生是4个病灶,如果在化疗2个月后,上述结节缩小,数量减少,并集中在某个肺叶或肺段,则可以请外科评估考虑切除。术后也不用继续化疗,因为后续化疗并不会减少复发几率。
具体化疗方案是:贝伐单抗+ FOLFIRI是非常标准的化疗:
贝伐单抗5mg/kg使用10分钟
伊立替康180mg/m2使用90-120分钟
亚叶酸钙400mg/m2使用90-120分钟(可与伊立替康同时使用)
5-FU 400mg/m2使用10分钟
5-FU 2.4g/m2使用46小时
每2周重复一次。
使用2个月,也就是4周期之后进行影像学复查,如肺部转移数量不增加,可由外科医生评估手术可能性。关于部分专家提出的免疫+化疗方案,Jeffrey主任认为免疫疗法不起作用,因为基因检测为MSS。并且对肺部放疗、活检会导致癌症转移进行了驳斥。
视频过程中,关于汪先生每天饮红酒300ml的嗜好,Jeffrey主任也没有断然否定,而是建议化疗前一天、化疗当天、之后两天不能喝,其他时间没有影响。同时指出运动会提高对化疗的耐受性,建议进行运动,最好是150分钟/周,至少90分钟/周。
整个咨询过程长达50分钟,直到患者和家属都没有任何问题,远程咨询才结束。视频结束后,汪先生说“美国专家帮我明确了治疗方向,而且意外的收获是我仍有手术机会,新冠肺炎和癌症患者一样不幸,但只要不绝望,就会有希望”。
2020年6月随访:
患者经过7周期化疗后,肺部肿瘤数量由4个变为1个,获得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