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术后复发:美国专家为何否定现有治疗方案?
发布日期:2025-04-09张女士,2021年3月(40岁)盆腔增强MRI提示双附件区囊实性包块,直径约3cm左右; 腹膜多发增厚。PET/CT提示双附件、直肠子宫陷凹病变,伴左髂窝、左盆壁、网膜多发钙化结节。CA-125:99.2U/ml。
2021年4月在北京XH医院行开腹探査+肿瘤细胞减灭(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阑尾切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转移病灶剔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高级别浆液性癌。BRCA 1/2 未见基因变异。术后行TC方案化疗6周期,末次化疗:2021-8-15,复查CA125正常,未行放疗。之后口服尼拉帕利维持治疗,共28个月。期间复查未见明显异常。
2024年3月至5月, CA125 从 9.45逐渐上升到14.7 U/ml。腹部盆腔增强CT: 左髂血管旁淋巴结较前增大(23*23mm),可疑转移,其旁新增一囊性灶(37*20mm),壁较厚,与淋巴结黏连。直肠前方新增囊性灶,大小31*17mm, 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考虑复发。
2024年6月至2024年9月开始化疗,卡铂+多美素+贝伐单抗4周期。 2024年6月18日CA125 为98.4。2024年9月6日CA125 79.2。
2024年9月复查腹部盆腔增强CT:残端未见增厚,左髂血管旁淋巴结较前缩小(17*11mm),,其旁囊性灶范围缩小(17*6mm),增强扫描囊壁可见强化。直肠前方囊性灶较前显示不清。
2024年10月10日CA125 上升到320。2024年10月化疗方案改为奥沙利铂+紫杉醇+贝伐单抗化疗4周期,末次化疗为2024-12-13。
2024-12-7腹部盆腔增强CT: 残端未见增厚,左盆壁混杂高密度结节较前略缩小(直径12mm),未见明显强化,其旁囊性灶范围较前缩小(5*3mm),增强扫描囊壁少许强化。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2024年12月10日CA125降为 29.9。
2025年1月2日CA125为 11.9,停止化疗。治疗方案改为贝伐单抗维持,Q3W。
2025年2月27日CA125上升到 112。加用氟唑帕利治疗。
2025年3月中旬,CA125上升到215。
患者和家属非常焦虑,委托爱诺美康咨询美国更好的治疗方案。我们推荐并预约了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 妇科肿瘤中心的Jason A. Konner教授,他曾是美国妇科肿瘤协会专家组委员,美国妇科肿瘤协作组(GOG) 医学建议委员会委员,并任Journal for Clinical Oncology、Oncologist权威期刊编委,是全美知名的妇科肿瘤专家。
Jason A. Konner教授(图片来源:MSKCC官网)
2025年3月23日早上,Jason A. Konner教授与患者及肿瘤科医生详细讨论了当前病情和治疗方案。
Jason A. Konner教授指出,鉴于患者出现铂类耐药性,且在PARP抑制剂氟唑帕利治疗期间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建议调整全身治疗方案。
首先,建议安排FOLR1和HER2的免疫组化检测(患者之前没有进行此类检测),以评估使用抗体偶联药物的适用性。
若FOLR1高表达:推荐使用索米妥昔单抗6mg/kg(AIBW校正理想体重),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同时使用预防性类固醇滴眼液和润滑滴眼液。
若FOLR1中度表达:建议索米妥昔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
若HER2免疫组化结果为+++或2+(尽管可能性不大):考虑使用德曲妥珠单抗5.4mg/kg,静脉给药,每3周一次。需通过超声心动图或MUGA监测心脏功能,并行胸部CT监测肺炎。
若患者不适合使用抗体偶联药物,可考虑以下替代方案:
拓扑替康(4mg/m² 每周一次,用药3周/停药1周)联合贝伐珠单抗;
紫杉醇(60-80mg/m² 每周一次,用药3周/停药1周)联合贝伐珠单抗;
或者吉西他滨(1000mg/m² 每周一次,用药2周/停药1周)添加或不添加贝伐珠单抗。
此外,贝伐珠单抗联合口服环磷酰胺(每日50mg)和帕博利珠单抗(200mg每3周一次)也是可考虑的替代方案。
会诊结束后,患者遵循美国专家的建议进行了叶酸受体和HER-2的检测,结果显示两项均为阴性,无法使用抗体偶联药物。在与北京专家商议后,选择了吉西他滨方案。我们也期待患者能在复发的早期,尽早控制肿瘤,早日战胜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