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畸变可预测放化疗副作用的风险
发布日期:2021-11-16有研究人员,将染色体畸变确定为预测食道癌患者出现严重放化疗副作用风险的新生物标志物。“放化疗是各种类型癌症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虽然它的有用性得到了认可,但由于放疗引起的不良事件令人担忧,”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Nobuki Imano 解释。

“这些放化疗的不良事件因患者而异,被认为是由于个体放射敏感性的差异所致。因此,建立预测个体放射敏感性的指标,来预测放射治疗的不良事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Imano 和他的同事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招募了 18 名食道癌患者,以使用 DNA 损伤反应和染色体畸变评估个体放射敏感性。
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 是一种用于评估免疫功能的白细胞,在每次治疗前和治疗后 15 分钟从患者身上采集。在患者完成规定的放化疗治疗后 4 周和 6 个月时,还采集了 PBL 样本。
研究者计数畸形双着丝粒的数量染色体,这形成了两个着丝粒,和 O 型环染色体评价染色体畸变的数目。同时,他们计算了每个细胞的 γ-H2AX 病灶(DNA 损伤的标志物)以评估 DNA 双链断裂。
他们发现,患者在放化疗期间 γ-H2AX 病灶的数量没有显着增加。然而,他们发现表现出严重副作用的患者(反应过度组)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毒性较低的患者(非反应过度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