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偿能量的生成机制能否维持细胞活力
发布日期:2023-02-02临床研究上,由于受到特异性解偶联蛋白的调控,其蛋白会将质子动力梯度的作用,从产生ATP转化成产生热量。而热能检测后,专家们又发现,这些癌细胞和组织产热也会增加。
而且,其产热高的癌症预后也更差,因为肿瘤越热提示其生长速度越快。有专家认为,肿瘤组织中的热量,可能来自解偶联蛋白的上调,或来源于线粒体内膜非蛋白依赖性解偶联。
他们还相信,棕色脂肪产热是一个受调控的过程,但在癌组织中,却几乎是一个失调的过程。其质子动力梯度的中断,伴随ATP生成效率的降低,自然需要有代偿性能量生产的机制,用以防止细胞死亡。
瓦伯格强调说,糖酵解(涉及葡萄糖分解代谢为乳酸)就是癌细胞能量生产的补偿方式。
显而易见,肿瘤细胞里的糖酵解,需要显著增加,才能代偿氧化磷酸化受损、而导致的ATP生成不足。如果细胞呼吸能量生成受损,那就“肯定”有某种代偿性的能量生成机制,来维持细胞活力。
为什么癌症的这一起源理论,有如此多的争议?
当大多数研究者接受“糖酵解增强是几乎所有癌症的特征”的证据时,仍然有许多研究者难以接受这一说法。为什么瓦伯格的癌症理论,在今天仍然可以用来对疾病做出解释?按照Weinhouse在客座评论中提供的证据,这一关键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解决。
如果瓦伯格在癌症起源上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如今主流的癌症治疗就毫无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再次仔细研究、有关“细胞呼吸不可逆受损是癌症起源”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