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00-1233

返回顶部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CONTACT US

400-900-1233

北京: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8号国贸商圈招商局大厦3208单元

深圳: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3002号万通大厦2106单元

您的位置:首页 > 爱诺头条 > 新闻动态

非致瘤性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如何发现的

发布日期:2023-02-01

在一次试验上,国外专家们于肿瘤线粒体中,发现了未成熟的CL分子种类、及相关的呼吸功能异常。之后发现,这与Eliseev及其同事的发现也相一致。

另外,Eliseev及其同事的研究显示,与正常成骨细胞相比,恶性骨肉瘤细胞中未成熟线粒体的复制,也会增强。其线粒体的不成熟,可以预测通过氧化磷酸化的能量生成不足。根据CL在ETC活动中的定位和作用,可以预测其异常与呼吸功能受损,是存在相关性的。并且,体外生长环境对心磷脂组成和能量代谢的复杂,也存在影响。

出国看病.jpg

必须认识到,目前众多的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研究,都是在组织培养基上进行的。而更近的实验又发现,在体外培养的环境下,肿瘤和非致瘤性细胞中线粒体的脂质组学和电子传递,都存在异常。

这个发现,意义影响深远,如果细胞的生长环境改变了能量代谢,我们怎么可能全面认识肿瘤细胞的代谢异常呢?

而后,专家们使用MDMS-SL分析又发现,在培养基中生长的CT-2A、和EPEN脑肿瘤细胞的非突触(NS)线粒体脂质组,与在自然宿主C57BL/6(B6)中生长的脑肿瘤NS线粒体脂质组,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比较体内生长的CT-2A和EPEN肿瘤的CL分子种类分布,与体外生长的这些肿瘤的CL分子种类分布,可以看出,这种差异确实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