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稳定可能会造成胃肠道的吸收很差
发布日期:2023-02-21在海外试验的一名患者中,专家组们观察到了一些特异表现,该患者的症状情况,似乎与肿瘤周围槲寄生凝集素有关。Bmun等人又研究发现,小剂量的榭寄生凝集素,并不会触发和促进TNF-a及IL-6的分泌。
然而,细胞毒浓度的确能促进两者的分泌,因此,肿瘤周围注射槲寄生凝集素,应该能发挥细胞毒作用。部分条件下,口服却不能达到肿瘤周围注射槲寄生时的药物浓度。相关情况,主要是因为药物的不稳定,且在胃肠道的吸收也很差所造成。
既然未成熟DCs的发育,与PI3K/Akt表达相关,因此,滴注槲寄生药物对高度分化的小肿瘤,应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而在免疫系统发生紊乱之前,DCs的额外成熟,也有可能会限制手术治疗。
相反的情况是,肿瘤进展与M2型巨噬细胞的出现,也存在相关。以此发现,该病例的表现,支持了肿瘤的免疫监视假说,另外,槲寄生能上调巨噬细胞的相关表达,其情况多是与肿瘤排斥相关的,而经典活化的或Ml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则是一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