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就医 原发灶肿瘤组织的突变程度
发布日期:2019-11-18有数据表明,贝伐珠单抗疗法降低了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抗体的肿瘤靶向性,因此有效地阻止了药物到肿瘤细胞的传输。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无论采用怎样的机制,这些结果表明,双抗体疗法至少在第一线的设置中,是不合适的。
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从K-RAS到N-RAS既往认为,大约40%的结直肠癌、伴有编码KRAS基因的突变。通常来说,K-RAS基因更常见的突变方式为点突变,突变位点主要在2号外显子的第12、13密码子(两者约占90%),和3号外显子的第61密码子。
这种点突变使K-RAS基因激活,影响其编码蛋白的G蛋白结合域,导致内在GTP酶的持续活化;并且K-RAS/RAF/MAPK通路,将不再依赖EGFR上游信号指令的影响,而持续激活。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已有CRYSTAL、OPUS、PRIME等研究的结论表明,肿瘤K-RAS基因的第12号和13号密码子,突变后对EGFR抑制剂(如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治疗均不敏感。
因此,有临床强烈推荐所有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均应进行K-RAS基因型检测。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原发灶或转移灶肿瘤组织上,若已知密码子12和13有突变,则无论单药或联合均不应使用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建议,所有被认为抗EGFR治疗的患者,需进行肿瘤KRAS基因突变检测,且这些药物治疗、仅限制用于野生型KRAS患者。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由于K-RAS和N-RAS基因存在2、3、4号外显子,目前通常检测的是K-RAS基因2号外显子,K-RAS基因3、4号外显子,及NRAS基因2、3、4号外显子突变的情况,其概率因不同临床研究,也会使用不同检测方法。
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在14%~26%的患者中,目前研究者进一步明确了、全K-RAS野生型mCRC患者,从抗EGFR治疗获取更大的结论。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被认为是对抗EGFR治疗耐药的预测因素,但其他RAS突变也存在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