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就医 潜在靶点包括哪类生长因子
发布日期:2018-04-23国外临床发现,骨肉瘤是儿童常见的恶性骨肿瘤。赴美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骨肉瘤通常会影响发育期的青少年,在12岁儿童发病率高,且与Li-Fraumeni、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和色素沉着综合征,以及骨放疗史相关。
可以通过肿瘤分期、位置和治疗反应,来进行风险分层。生存率高度依赖于诊断时有无转移,青少年中局限性疾病生存率为65%,转移后仅为25%,治疗包括化疗和手术切除/截肢术。赴美就医服务机构介绍到,骨肉瘤似乎是起源于成骨细胞,且经常生成骨样材料,如类骨质。
骨肉瘤与7P53基因突变或缺失(Li-Franmeni综合征),和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突变相关。7P53的调控子鼠双微体2(MDM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Z)、p14INK4A、PI3K和WNT信号通路的基因,已经在骨肉瘤中报道。
赴美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潜在的靶点,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PI3K/mTOR、GD2、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的凋亡受体,以及NOTCH、RANKL、WNT激活。遗憾的是,临床应答仍然不甚清晰VEGFR-3在骨肉瘤中高表达。
在临床前试验中,VEGFR激酶抑制剂西地尼布,抑制了5例骨肉瘤移植瘤中的4例。在I期儿童临床试验中,4例骨肉瘤的患儿中有1例显示了肺转移结节的减少。赴美就医服务机构了解到,一些多激酶抑制剂对VEGFR有活性。其中一个例子是索拉非尼,一种VEGFR/RET/CKIT抑制剂,在6例骨肉瘤移植瘤中的5例显示出临床前活性。
赴美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在n期临床试验中,35例患者中的5例(14%)有可测量到的缓解,12例(34%)维持SD。因此,VEGFR特异性和多激酶抑制方法,在治疗骨肉瘤中充满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