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看病 耐药通路的快速活化问题
发布日期:2018-04-12目前,已有EGFR的可逆和不可逆抑制剂,而后者更能够有效地结合,和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胞外结构域的突变体,产生的无活性构象。出国看病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在临床试验中,使用第一代单剂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ZD1839,易瑞沙),和埃罗替尼(OSI-779,特罗凯)在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时基本不成功。
即使这些患者存在EGFR基因过表达,或存在EGFRWJI突变也未能从治疗中获益。虽然患者对这些药物耐受性好,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些药物均未带来治疗获益。出国看病服务机构介绍到,一种针对EGFR的单克隆抗体,也被证实疗效有限。这一现象可能与药物难以有效透过血脑屏障有关。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第一代用于治疗胶质瘤的EGFR抑制剂,之所以缺乏成功范例,可能与肿瘤组织周围药物浓度不够,导致药物不足以在足够长时间里,抑制受体的激活有关,也和肿瘤相应耐药通路的快速活化有关。
抑制EGFR疗法,已使人们对肿瘤细胞在这一重要信号通路上,耐药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出国看病服务机构介绍,持续性激活性突变体EGFRW1,在体外试验及临床实际中,均使得肿瘤对EGFR抑制剂更为敏感,但前提是肿瘤抑制蛋白PTEN保持完好。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PTEN是决定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和临床前模型中,均显示EGFRvffi表达和PTE缺失,将导致肿瘤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产生抗性,这是由于P13K信号通路的信号通量,被维持在稳定水平。
PDGFRa和c-MET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PI3K的活化途径,在EGFR扩增的肿瘤组织中可被一并激活。出国看病服务机构了解到,下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阿法替尼、达克替尼(dacomitinib)和尼妥珠单抗等,具有可逆的EGFR抑制效应,目前正处于开发和测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