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癌症中心 肿瘤微环境决定有无免疫指标
发布日期:2018-01-31临床发现,肿瘤特异性T细胞和肿瘤共存,是否能引起根除肿瘤的免疫反应值得怀疑。一些研究表明,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TILs能根除肿瘤,体内输入的T细胞与病人的临床预后成正相关。然而,用于治疗的TILs具有多克隆特性,病人体内输人TILs以后,长久监测TILs的存在变得很困难。安德森癌症中心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因此,测量来自每个患者的不同肿瘤部位的TILs的端粒长度,有助于选择更特异和有效的TILs克隆。
尽管TILs在近几年已经有成功应用于临床的例子,然而大部分病人不适宜接受TILs治疗,因为并非所有的肿瘤患者体内,均存在肿瘤特异性的T细胞,在很多肿瘤类型中,区别和获得肿瘤反应性T细 胞是很困难的。此外,安德森癌症中心转诊时,肿瘤附近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也是影响TILs疗效的一个原因。肿瘤通过募集CD4+FoXp3+Tregs、髓系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MDSCs)、2型分化的巨噬细胞及间充质基质细胞(MSCs)等免疫抑制细胞,来抑制抗肿瘤的T细胞应答。肿瘤微环境中高浓度的免疫抑制因子,如TGF-p也会影响T细胞反应。
因此,选择性地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细胞,或细胞因子有助于提高TILs的抗肿瘤作用。总而言之,LAK/TIL免疫治疗,虽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关于两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却很难预测。安德森癌症中心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哪些患者适宜接受T细胞治疗,并获益于T细胞治疗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通过评价病人肿瘤微环境,或者外周血的免疫指标,有助于我们了解病人是否适宜接受T细胞治疗。将病人的免疫指标与输入的免疫细胞的特性,联合起来或许有助于提高细胞免疫治疗的疗效。
早在大约30年以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就被定义为一群由体外扩增获得的同时,具有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表型的异质性细胞,CIK能够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安德森癌症中心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目前的研究证实,CIK细胞中的主要效应成分是CD3和CD56双阳性NK细胞样T淋巴Wolf。该类细胞可以通过多条非MHC限制性途径作用于肿瘤细胞。以IL-2和CD3单克隆抗体体外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以诱导形成CIK细胞。
此外,IFN-7、IL-1J3等细胞因子,能够增强这些单核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临床前研究显示,CIK可在小鼠肿瘤模型中,发挥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安德森癌症中心转诊的一些临床研究还证实,肿瘤患者可以从以CIK为基础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获益。如前所述,临床应用的关键,是获得足够数量的功能性免疫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