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确定代谢酶在肾癌中的作用扩大
发布日期:2021-10-28根据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一组研究人员发现,特定代谢酶的低表达是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ccRCC) 中常见且不利的表观遗传调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琥珀酸脱氢酶(SDH)酶的功能缺陷是 ccRCC 的一个共同特征,占所有肾癌的 80%,不仅限于 0.05% 至 0.5% 的 SDH 肾癌种系突变,目前由世界卫生组织 (WHO) 分类。
“以前,SDH 活性降低被认为仅在 0.05% 至 0.5% 的肾癌中与 SDH 亚基编码基因的种系突变相关。我们现在显示的是,SDH 活性降低实际上与绝大多数 ccRCC 致病相关,通过 SDH 亚基的低表达,ccRCC 约占所有肾癌的 80%,”血液学和肿瘤学部医学副教授、该研究的资深作者 Niraj Shenoy 医学博士说。
SDH 是已知唯一在三羧酸 (TCA) 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中都起作用的代谢酶,这些过程对于细胞产生和释放能量至关重要。降低的 SDH 活性阻止了 TCA 循环中琥珀酸向延胡索酸的代谢转化,并导致琥珀酸的积累,这通过表观遗传调节具有致癌作用,这在当前的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强调。
2016 年 WHO 肾脏肿瘤分类将“SDH 缺陷型肾癌”确定为一个单独的实体,主要指与任何 SDH 亚基中的种系突变相关的肾癌,占肾癌的 0.05% 至 0.5%。
为了进一步确定 SDH 缺失在肾癌发病机制和进展中的总体作用,Shenoy 及其合作者使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究 ccRCC 肿瘤细胞系、原发肿瘤样本,以及通过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SDH 缺乏在绝大多数 ccRCC 患者中普遍存在,约占所有肾癌的80% ,并导致不良的表观遗传效应。
此外,在这些患者中,SDH 缺乏与较差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相关。然后,作者继续阐明导致 ccRCC 中 SDH 下调的分子机制,以及这种下调的不利生物学后果。调查结果促使研究人员呼吁世界卫生组织将“SDH 缺陷型肾癌”实体重命名为“SDH 胚系突变相关肾癌”,既是为了命名的准确性,也是为了避免在识别一小群肾癌患者时出现混淆具有明显临床和病理表现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