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红肉与DNA损伤存在特定关联
发布日期:2021-07-07近期,《癌症发现》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已确定了由富含红肉的饮食引发的DNA损伤的特定模式,进一步暗示该食物是致癌物,同时预示着早期发现癌症和设计新疗法的可能性。少吃红肉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标准医学建议,但它导致细胞突变的方式尚不清楚,并非所有专家都相信存在很强的联系。
建立这种联系的先前研究,主要是流行病学研究,这意味着对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员发现了与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关联。“当我们说红肉致癌,并且它会影响癌症的发病率时,它必须有一些合理的方式,”领导这项新研究的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肿瘤学家MariosGiannakis说到。
毕竟,科学家很久以前就发现了香烟烟雾中的哪些化学物质、是导致癌症的罪魁祸首,以及某些紫外线波段如何穿透皮肤并触发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方式的基因突变。为了解决知识差距,Giannakis和他的同事对900名结直肠癌患者的DNA数据进行了测序,这些患者来自参与为期数年的包括生活方式调查在内的更大的280,000名卫生工作者群体。
侦探工作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记录他们饮食的人,无法知道他们未来的癌症诊断,而不是要求人们在生病后回忆他们的饮食习惯。分析揭示了一个独特的突变特征,一种以前从未被发现的模式,但表明存在一种称为“烷基化”的DNA损伤。
并非所有包含这些突变的细胞,都一定会癌变,并且在一些健康的结肠样本中也存在这种特征。在患者被诊断为癌症之前,突变特征与加工和未加工红肉的摄入量显着相关,但与所检查的家禽、鱼或其他生活方式因素的摄入量无关。“对于红肉,有些化学物质会导致烷基化,”Giannakis解释说。特定的化合物是亚硝基化合物,可以由红肉中丰富的血红素以及加工肉类中常见的硝酸盐制成。突变模式与远端结肠密切相关,肠道下部通向肛管,这是过去的研究表明与红肉有关的结肠癌最常发生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在受烷基化模式影响最大的基因中,之前的研究表明,当它们发生突变时,这些基因是导致结直肠癌最常见的驱动因素。总的来说,多条证据构成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
敦促适度
在这种情况下,可疑的突变特征需要回答很多问题:与损伤水平较低的患者相比,肿瘤烷基化损伤水平最高的患者,结直肠癌特异性死亡的风险要高47%。但同时也是执业医生的Giannakis表示,重要的是要关注如何利用这项研究来帮助患者。
未来的工作,可能会帮助医生确定哪些患者、具有累积烷基化损伤的遗传倾向,然后建议他们限制红肉的摄入量。识别已经开始产生突变特征的患者,可以帮助识别哪些人患癌症的风险更大,或者在早期发现疾病。并且,因为烷基化损伤的数量似乎是患者存活的生物标志物,它可能被用来告诉患者他们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