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的耐药性通常是由糖酵解表型所引发
发布日期:2023-07-19曾有海外专家表示,任何细胞的有害变异,无论多么细微,都将被严密地破坏。而保留有利变异,同时清除有害变异的原则,可称之为自然选择。Caims认为,自然选择将选择有害的突变,来增强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很难认出,含有多种突变的各种细胞,比不含有这些突变的细胞更能存活。虽然肿瘤中富含基因损伤的细胞,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细胞比不含有基因损伤的细胞更健康,且大多数自然发生的突变,都是有害的。
Mckusick认为,遗传有害突变者,与未遗传该突变者相比,其健康状况及存活能力一般较差。我们都知道,生殖细胞系中发生并在全身细胞中表达的有害基因突变,不利于生存,难道当这些有害基因突变、通过体细胞遗传在癌细胞中发生时,就该解释成这是有利于生存的基因突变?
根据相关理论,这是没有意义的。虽然微妙的基因组变化,可能会增强细胞在一定压力条件下的存活,但大量的基因缺失、重复,以及染色体破裂和非整倍体,不能被认为是对细胞功能和活力有利的特征。另有观点是,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不是因为其基因组不稳定性,而是因为其呼吸不足。
所以说,细胞呼吸不足增强了酵解,使基因组不稳定,并导致对无节制增殖的默认状态。如果哺乳动物的胚胎,表达了癌细胞中发现的突变类型,那么胚胎就会中止,而突变的癌细胞则不同,它们虽然有这些突变,却能够存活和生长。其突变对癌细胞来说,不是致死性的,反而可以耐受,因为癌细胞更多地依靠酵解、而不是呼吸来供能。
另外,糖酵解衍生的丙酮酸,也可增强糖蛋白的活性,而p-糖蛋白负责将毒性药物泵出细胞,并且在被激活时,使肿瘤细胞对大多数化疗具有耐药性。这一现象,通常被称为多药耐药(MDR)表型,而该表型则依赖于糖酵解,因此,癌细胞耐药性多由糖酵解表型所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