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间质转化能否被视为一种侵袭或是转移?
发布日期:2023-08-04根据海外专家报道,癌基因激活以及抑癌基因失活、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出现等,多半是长期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一种自然结果。这些基因的不正常,将促进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累积,同时也增强上调和维持酵解产能的途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依赖酵解和SLP产能,肿瘤的恶性程度就越高。由于有氧呼吸是维持细胞分化的必要方式,呼吸丧失就会导致细胞的去分化,并恢复到默认的增殖状态。
所以,Szent-Gyorgyi认为,这种细胞状态,曾存在于地球生命史上的a期。为了使生命长久,那个时期的各个生命系统,不得不在环境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自我繁殖;其驱动繁殖的能量,也不得不以无氧酵解的方式进行,以至于a期也被称为无节制繁殖的无氧酵解期。
这个结果,通常伴随着有氧糖酵解增加和抗细胞凋亡,而其大量的酵解细胞,也产生了过量乳酸和琥珀酸,从而产生酸性微环境。在这个肿瘤微环境中,血管新生是针对伤口愈合、和代谢状态的必然反应,其各项肿瘤特征,也都源于呼吸不足和肿瘤细胞酵解。
按照Lazebnik评论,除了侵袭和转移,癌症其他所有的特征,都可以在良性肿瘤或非转移性癌症中出现。之后,专家又提到,癌症的5项特征中有4项,可以在植物的冠瘻病中发现。所以说,与动物的癌症不同的是,植物冠廖病并不发生侵袭或转移,且只有侵袭和转移这两项特征,使得癌症成为致命的疾病。虽然上皮-间质转化(EMT)目前被视为是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可靠解释,但这一假说,并没有把肿瘤转移与线粒体缺陷,联系在一起,而是将转移与发育调节程序的变化相联系。
另外,转移性肿瘤中观察到的许多基因表达谱,类似于免疫系统巨噬细胞、或其他融合细胞的功能相关基因表达谱。而从融合杂交体的呼吸受损来看,也可以解释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