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存在被逆转的可能性会有多少?
发布日期:2023-07-24在海外一项肿瘤病理检查中,专家们经常检测不到EMTn-22-23,之后认为EMT是一种主要发生在体外环境中的现象。而这种体外转移模型,是否适合解释体内的癌转移,专家们仍有争议。
而EMT学说,则来源于正常细胞动物形态发生过程中的行为,与肿瘤形成时癌细胞行为的平行比较。EMT适用于癌症基因理论,提示转移是一系列基因组改变、和克隆选择的终点。
这就为肿瘤细胞,提供了超过正常细胞的生长优势,但很难理解的是,一系列的基因突变(许多是随机的),能够使细胞获得从原发肿瘤脱离出来的能力。而内渗,进入循环和淋巴系统,则可能会逃避免疫攻击。相关情况,可从远端毛细血管床外渗出,之后又在远端器官侵袭和增殖后,重现上皮的特征。
这对于具有紊乱基因组的细胞来说,简直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壮举。并且,肿瘤细胞在远端继发部位,重获上皮特征的过程,称为间充质-上皮转化(MET),它也被认为涉及EMT的逆向变化。通常,没人能解释,当肿瘤细胞在远端继发部位出现上皮表型时,导致EMT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多点突变和染色体重排,是如何被逆转或被抑制的?
如果许多基因突变没有被逆转,那么,EMT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专家解释到,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接受EMT/MET是针对肿瘤转移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