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败血症相关的炎症也会伤害其线粒体功能
发布日期:2021-09-25通常,表观遗传学不仅仅包含了DNA的甲基化、基因组印迹和组蛋白修饰等,还包括线粒体的功能。有意思的发现是,p53的遗传缺陷可以损害氧化磷酸化,造成基因组的不稳定。
Hwang和他的同事们最近展示,充足的线粒体呼吸,对于在有氧环境中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很重要。就像曾经他们提及的那样,Myc致癌基因的各种致癌影响,均可以关联到氧化磷酸化损害。
另外,RTG反应的进化,可在急性能量衰竭的时候保护细胞,此时一个持续性的与呼吸不足相关的RTG反应,会逐步地引起基因组的不稳定和肿瘤的产生。因此,慢性呼吸不足与激活的RTG一起,就是细胞发生紊乱和肿瘤起源形成的路径。
相关情况下,无论这个反应是基因还是环境因素,都有可能会引起。尽管慢性炎症,早已经被发现与癌症形成有关,但炎症是怎么一步步导致癌症的,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临床上,人们已知败血症相关的炎症或者脂多糖(LPS),可以伤害线粒体呼吸,且败血症是一种急性炎症状态,可以导致器官的系统性衰竭和死亡。
不同于这些导致急性线粒体衰竭、和细胞死亡的败血症,或者LPS炎症,导致许多癌症的炎症,多半是慢性的。且慢性炎症,将产生持久的线粒体损伤,而线粒体电子传递链(ETC)损伤或破坏,也能导致炎症微环境产生持续的一氧化氮表达。
Nel和同事们的研究表明,即使非常细微的颗粒,也会加剧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并耗尽巨噬细胞及上皮细胞中的谷胱甘肽。而慢性炎症,在微环境中激活TGF-p表达,也能诱导延迟线粒体ROS的产生,并加快肺上皮细胞的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