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也能影响肿瘤生成
发布日期:2021-05-19有海外医学数据统计发现,VHL肿瘤抑制基因的靶点多是线粒体的因素,特殊情况下,类似的突变也会直接损害线粒体的能量生成。以此,从而也导致了糖酵解增加、和瓦伯格效应产生。
Bayley和Devilee也描述了这些基因的遗传缺陷,并直接支持了瓦伯格的原始假说,即细胞呼吸受损,也是某些癌症的根源。因此,这些基因的突变,还能够引发细胞呼吸的损伤,且细胞呼吸损伤也足以导致癌症。
除这些癌症外,其他遗传基因,也影响线粒体功能并增加癌症风险。已有充分的文献报道,抑癌基因的罕见的遗传突变,会增加李-佛美尼综合征的发生概率。
已知的是,该综合征涉及的癌症谱系,包括乳腺癌、软组织肉瘤、脑瘤、骨肉瘤、白血病和肾上腺皮质癌。并且,基因敲除小鼠肿瘤的发病率,要比正常小鼠高,其中淋巴瘤比其他肿瘤常见。
许多研究者认为,通过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或通过影响转录因子反应元件,来调节肿瘤生成。更近的研究证据也表明,p53可以直接影响线粒体的能量生成。
之后,Hwang及其同事研究表明,p53通过转录靶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组装蛋白(SC02)基因,来调节线粒体的呼吸。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基因组稳定性依赖于氧化磷酸化。
这些发现,与Singh及其同事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两者均表明,含p53缺陷的癌细胞,存在线粒体能量代谢受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