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异常回路多来自致癌基因的显性表达
发布日期:2022-11-17临床上,长时间暴露于环境中的任何刺激物,都可能会导致癌症细胞的产生,这种通过极不确定的方式启动极为确定的过程,被有关专家称为“致癌悖论”。当时,专家们用“癌变”这个术语,来描述导致肿瘤形成的生物学进程。
直到今天,“致癌悖论”仍是癌症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而针对癌症的相关特征方面,专家Hanahan和Weinberg曾发表过一篇、在癌症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综述。

其中提到细胞生理学方面6种关键改变,它们是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主要因素,这篇综述,后来进一步拓展成为一本癌症生物学。而这6种改变,又被认为几乎是所有癌症的特征,引领了过去10年的癌症研究。
在这些特征中,比如自给自足的生长信号这个过程,涉及不受控制的细胞增殖,这是由自身诱导的生长因子表达所造成的。换句话说,这种失调的细胞生长,属于编码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异常。
而接着释放的生长因子,则会在同一个细胞上与受体结合(自分泌刺激),或结合到其他邻近的肿瘤细胞表面的受体上(旁分泌刺激),从而锁定信号回路,并连续不断地重复这种循环。其复杂的控制论图形,就是用来表达和说明这些现象的,而对目标的控制和信息交流系统的研究,就是通常所说的控制论(cybernetics)。临床方面,肿瘤细胞中异常回路,也多被认为是来自于致癌基因的显性表达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