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00-1233

返回顶部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CONTACT US

400-900-1233

北京: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8号国贸商圈招商局大厦3208单元

深圳: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3002号万通大厦2106单元

您的位置:首页 > 爱诺头条 > 新闻动态

西妥昔单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应用

发布日期:2019-11-18

针对一些调控血管生成的机制,通常并不会依赖VEGF及其受体,而是通过涉及众多配体、及其受体的旁路(如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肝配蛋白B2、EphB4、Delta和Notch)等来发挥作用。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而血管生成素-1与tie-2的结合,一般可以激活PI3K/AKT/mTOR等信号级联。

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有些情况下,肝配蛋白B2和EPhB4的结合,也能刺激形成新的毛细血管;Deha信号激活Notch通路,以导致新生血管的形成。还有分析表明,IL-8在血管生成中是重要的因子,以VEGF非依赖形式,来调控缺氧环境下血管形成。

事实上,携带特定的IL-8基因多态性(T-251A),在HI期结直肠癌的患者中、也有提示其预后不良。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对于RAS野生型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方面,相关靶向药物的出现,也为RAS野生型结直肠癌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贝伐珠单抗.jpg

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能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目前RAS野生型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单克隆药物,代表药物为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的单克隆药物,代表药物是贝伐珠单抗。

针对EGFR通路靶向药物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自分泌或旁分泌控制,或是血管生成和转移。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两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单克隆抗体,包括西妥昔单抗(爱必妥)以及帕尼单抗(维克替比),它们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中有积极作用。

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西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的单克隆抗体,可高选择性地与EGFR结合、从而抑制EGFR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帕尼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也是针对EGFR靶点的药物。

通常,这2种药物都作用于EGFR、及其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可通过促进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和转移等,起到抗肿瘤作用。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目前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在国外均已被批准用于、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相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