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就医 融合基因可能存在致癌作用
发布日期:2019-11-15Hammer等对290例肺鳞癌组织和细胞系、进行了测序分析,证实DDR2的突变率为3.8%。DDR是一种可以和胶原蛋由结合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可促进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存活。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而达沙替尼(Ddasatinib),是一个抗DDR1和DDR2的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尤其对具有DDR2突变的肿瘤有效。
此外,达沙替尼还是靶向BCR-ABL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在一项早期临床研究报道,1例EGFR野生型的肺鳞癌患者,在接受达沙替尼和厄洛替尼联合治疗后,获得长达14个月的稳定期,但因毒性无法耐受而中断治疗。
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DDR2抑制剂包括达沙替尼、尼洛替尼(Niiotinib)和伊马替尼(Imatinib)等,美国FDA已批准这三个药物、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治疗。对于EML4-ALK融台基因型的非小细胞肺癌,近期在NSCLC中发现了EML4-ALK融合基因,与EGFR突变、KRAS突变往往不同时存在于一个患者体内,具有鲜明的临床特征。
并且,对EGFR-TKI治疗不敏感,而对ALK抑制剂敏感,提示该靶点是NSCLC特异性较高的分子标记物。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非小细胞肺癌的EML4-ALK融合基因,Soda等首次报道从1例62岁吸烟的肺腺涪患者、肿瘤组织中扩增出。
它由3926bP组成的DNA片段,编码1059个氧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即是融合蛋白EMM-ALK,棘皮动物微管结合蛋白4(EML4)与间变淋巴瘤激酶(ALK)的融合基因(EML4-ALK)蛋白。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EML4和ALK两个基因,分别位于人类2号染色体的p21和P23带,相隔约10Mb距离。
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这两个基因片段的倒位融合,能够使得组织表达新的融合蛋白EMI4-ALK;当转入EML4-ALK融合基因,可诱发小鼠发生肺腺癌。海外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Soda等将肿瘤细胞中的基因,分别在体外植入正常细胞,结果显示,当植入ALK和EML4融合基因后,正常细胞发生癌变,提示这一融合基因的致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