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00-1233

返回顶部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CONTACT US

400-900-1233

北京: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8号国贸商圈招商局大厦3208单元

深圳: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3002号万通大厦2106单元

您的位置:首页 > 爱诺头条 > 新闻动态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 不同肿瘤类型中的获益

发布日期:2018-04-15

多种肿瘤中都存在突变,已成为新型抗癌药物的一个主要靶点。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然而近年来,以Ras蛋白为靶点的研究越来越少,尤其是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FTI),其在突变的肿瘤中,并未显示出临床获益。

近来有研究表明,采用FDA批准的两种药物,利用二甲双胍(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和芬地林(目前临床上已淘汰的L-型钙通道阻滞剂),处理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可干扰K-Ras蛋白在细胞膜上着位。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在子宫内膜癌移植瘤模型中,使用二甲双胍可延缓肿瘤生长,尤其是突变细胞模型,目前该药物IH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

IMG_3401.JPG

因此,二甲双胍处理突变细胞导致质膜移位,随后解偶联MAPK信号通路。同样地,芬地林导致上移位,抑制信号通路。与此一致的是,芬地林可显著用西妥昔单抗(抗EGFR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反应率同样较低,PR仅为5%,SD为10%。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机构介绍,出现这种低疗效的原因,可能为抗EGFR治疗在不同肿瘤类型中获益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相关临床研究表明,EGFR过表达不足以预测EGFR抑制剂的疗效,EGFR治疗的反应率与EGFR敏感性突变、EGFR扩增、P7EiV表达及未发生突变密切相关。

结肠癌相关研究也表明,抗EGFR治疗低反应率,与PTM失活和突变密切相关。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子宫内膜癌中EGFR突变的频率,尚未有详细报道,但在有限的II期临床试验中,EGFR抑制剂治疗复发的、以前接受过治疗的女性子宫内膜癌患者,18〜21号外显子突变的频率在5%〜10%。

在浆液性癌和癌肉瘤中,EGFR突变是很罕见的。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机构了解到,一项评估吉非替尼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患者的应答状况与EGFR突变、EGFR表达、EGFR磷酸化以及ERK磷酸化,均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