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可能导致基因不稳定
发布日期:2018-04-13通常情况下,APC和连环蛋白是Wnt信号通路组合部分。当APC发生突变时,细胞质连环蛋白则不能泛素化或发生降解,并会在细胞核中积累。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连环蛋白一旦在细胞核积累,则可与T细胞转录因子结合,则会影响多种基因的表达。
而这些基因涉及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进程、微管和染色体稳定性等多个方面。功能缺失,会干扰在染色体聚合过程中,微管相关蛋白RP/EB家族成员1(MAPRE/EB-1)与微管断端的附着,从而导致细胞分裂异常。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细胞分裂中截断APC支架蛋白,会导致微管和着丝粒无法正确附着,这可能是导致基因不稳定性的原因。由于女性结直肠癌患者在诊断前血浆中,可检测出MAPRE/EB,早先时候被作为结直肠癌的循环生物标志物。
结直肠癌发生前,可出现APC改变并伴随血浆中MAPRE/EB-1升高,支持了两者具有潜在联系的学术,是APC和/C-m5突变。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机构了解到,前文中提到的APC,在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聚合的时候,截断干扰MAPRE1/EB-1和微管的附着,会导致细胞分裂异常。
如前所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中心体异常及P53功能缺陷,从而增加基因不稳定的可能性。微卫星灶是整个基因组中,核苷酸序列上的短重复序列。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机构介绍到,由于DNA错配修复(MMR),微卫星灶易于缩短或是延长。DNAMMR系统可以识别,和修复DNA复制过程中的碱基配对错误。MMR系统成员有MSH2、PMS1和Exol。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微卫星不稳定,反映了MMR系统错误修复能力。MSI与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的联系,以及基因的相关克隆提示MSI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又一原因。MMR基因的种系突变导致HNPCC,然而只有15%的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出现基因突变或是基因高甲基化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