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医疗 融合基因被重排的发生机制
发布日期:2018-03-22海外医疗研究发现,肿瘤常常表现为三种基本组织学亚型的一种,第一型类似肉芽组织或结节性筋膜炎;它含有疏松的黏液背景,常有小血管和较多炎症细胞浸润。第二型细胞丰富,黏液或胶原的背景中,可见较多梭形细胞;弥散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第三型含有显著的胶原组织,类似瘢痕组织或纤维瘤病。
其间,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通常表达SMA、肌间线蛋白和角蛋白。海外医疗后了解到,大约一半的病例表达ALK蛋白,约1/2的病例存在2P23区的基因的重排。针对ALK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出现,使得分子诊断尤为必要。
海外医疗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已经报道许多与融合基因,包括7PM3和新的伙伴基因,仍不断被发现。没有ALK基因重排的肿瘤,发生机制仍在研究中。鉴于ALK阴性病例占很大比例,在病理诊断过程中,应强调是以形态学,及免疫组化为基础的诊断标准。一些融合产物被报道提示预后较差,如有趣的是,其中的一部分病例,常常可见到上皮样的形态。
ALK的表达也不是典型的胞浆着色,可能是细胞核周或 细胞核膜的着色。海外医疗方面,目前也有IMT中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扩增的报道。已报道的各种伙伴基因,都伴有末端的寡聚构型,导致ALK激酶催化激活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