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就医 肿瘤因子可能会产生抗药性
发布日期:2017-12-2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都可产生的糖蛋白DVEGF,可以结合于VEGFR1、VEGFR2和VEFGR3等三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并激活下游通路,是调节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均发挥作用。VEGFR2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在包括胃肠道肿瘤在内的多种肿瘤中高表达。赴美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VEGFA结合于VEGFR2后可导致受体C末端酪氨酸残基的自我磷酸化,进而激活下游信号诱导血管生成,并终促进肿瘤的生长。
阿瓦斯汀是FDA批准的第一个VEGFA特异性的抗体,它可以有效地阻断VEGF和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通过改变或减慢肿瘤脉管系统的产生,阿瓦斯汀可以有效地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阿瓦斯汀已被批准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于乳腺癌、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赴美就医治疗过程中,肿瘤可能通过上调其他促血管生成因子,如PDGF的表达而对阿瓦斯汀产生抗药性。PDGFR信号通路在稳定和促进新生血管生成方面,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临床前研究发现,通过PDGFRp特异性抗体来阻断PDGR的信号传递,可以与抗VEFGR2抗体协同作用,这有可能成为解决阿瓦斯汀抗药性的一条途径。
雷莫芦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抗VEGFR2抗体,也可以有效地阻断VEFGR2下游信号的激活和传递,目前已被批准用于一线治疗方案失败的胃癌和食管癌患者。另外一种靶向VEGFR1的单克隆抗体,也在临床前研究中显露出一定的治疗效果。造血系统分化抗原多为糖蛋白,常以分化簇(CD)来进行系统命名。其中一些特异表达在某一类血源细胞的分化抗原,常被选择作为治疗性抗体的靶点,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
CD20是B细胞分化系的表面标志,表达于正常的B细胞,但在成熟的浆细胞上不表达,超过90%的B细胞恶性肿瘤会表达CD20分子。赴美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20 世纪90年代开发的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CD20的人鼠嵌合型抗体,在1997年被FDA批准用于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这株抗体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单克隆抗体制剂,奥法木单抗是第一个人源化的抗CD20抗体,于2009年被批准用于复发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利妥昔单抗结合于CD20的大环结构,而奥法木单抗所识别的新表位,则同时包含小环和大环结构。相比于利妥昔单抗,奥法木单抗与CD20的亲和力更高。体外实验发现,奥法木单抗可以更有效地激活补体系统。
赴美就医领域研究表明,不论是对利妥昔单抗敏感还是耐药的肿瘤细胞,奥法木单抗的抑制效果都更好,其对利妥昔单抗耐药细胞的作用,有赖于其识别的包含CD20小环结构的特异性表位,及更高的激活补体Clq的能力。人们已经通过对抗体Fc段进行工程化改造,从而提高抗体与NK细胞表面的亲和力,来开发了新一代的人源化抗CD20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