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孕期及产后六周内孕产妇死亡风险
发布日期:2025-09-28据英国相关数据报告,癌症患者在怀孕期间或分娩后六周内的孕产妇死亡率达每10万次妊娠0.87人,约占所有孕产妇死亡的3%。对2359名患癌女性单独分析发现,孕产妇死亡率高达5.6%(涉及131名女性)。这些数据凸显了及时诊断与治疗的关键意义,尤其考虑到恶心、疲劳、乳房变化等妊娠症状与癌症症状重叠,可能导致检测延误。
多学科护理:保障母婴安全的核心
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指出,孕期癌症管理需采用多学科团队模式。若无法获取全面多学科团队的专业知识,建议与区域中心或咨询支持网络共享护理资源。
孕期不应因疑似疾病而延误调查。鉴于安全性,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是首选诊断方式;临床必要时,可采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扫描。组织活检和前哨淋巴结手术可安全进行,并根据胎龄调整以降低胎儿风险。肿瘤标志物可监测,但孕期生理变化可能影响其解读。
孕期治疗与支持性护理:兼顾母婴健康
治疗计划需兼顾产妇与胎儿健康。孕期手术通常安全,孕中期早期为首选时段以降低流产风险,腹腔镜手术为可行时的首选方式。放射治疗一般避免使用,尤其是盆腔肿瘤,但在特定情况下,可通过胎儿屏蔽和剂量调整谨慎实施。化疗在妊娠早期通常安全,采用标准方案监测母体毒性和胎儿生长。部分靶向治疗可选择性使用,部分则禁忌。
支持性护理不可或缺,包括止吐药、生长因子和镇痛药。建议所有活动性癌症孕妇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通常使用低分子量肝素直至产后至少六周。接种疫苗安全,孕期建议接种活疫苗。
FIGO最佳实践建议强调,孕产妇治疗和继续妊娠通常应优先于医学诱导的早产。调查、治疗和支持性护理的决策应由母亲及其护理团队共同参与,并详细记录风险/收益考量。
妊娠期癌症管理:产后护理要点
患癌孕妇面临更高的孕产妇和胎儿并发症风险,如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死产、剖宫产、VTE和孕产妇发病率。密切监测至关重要,包括胎儿生长的超声检查、贫血的多普勒评估、宫颈监测以及高危先兆子痫的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此外,建议进行常规孕早期筛查和详细的胎儿解剖评估。
分娩计划应设定在怀孕至少37周及以后(通常超过38周),除非肿瘤位置或母体状况不允许,否则首选阴道分娩。化疗后的冲洗期可减少新生儿骨髓抑制。建议通过胎盘组织学检查评估转移;新生儿评估应监测毒性、心脏毒性、听力缺陷和长期发育情况。
产后护理强调及时启动孕产妇治疗、提供避孕咨询和母乳喂养指导,在安全与孕产妇福祉间寻求平衡。研究表明,心理支持和家庭咨询在整个过程中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呼吁:多学科协作,优化癌症孕妇护理
研究人员在调查结束时表示:“照顾癌症孕妇是一项复杂的医学、伦理、法律和社会心理挑战,强调需要采取多学科方法来优化护理……重要的是赋予孕妇和近期怀孕的女性与非孕妇同等的护理质量,让她们获得适当信息,并参与所有与护理相关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