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基线水平可作为疗效预测指标?
发布日期:2019-11-19Abajo等采用CPI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32例复治的mCRC患者,检测治疗前血清中24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及治疗后的巨噬细胞来源细胞因子(MDC)、1L-8和IL-6水平。出国治疗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结果EGF、MDC和IL-10、IL-6、IL-8这5个血清因子组成的危险信号,可以预测ORR和生存期。
这些情况表明,炎性反应和血管生成相关血清标志,可能与抗血管生成疗效相关。出国治疗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对于循环内皮细胞CECs,还是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出国治疗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Ronzmii等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40例mCRC患者,在基线、第3和第6周期时测定循环血内皮祖细胞(CEPs)上的绝对值、总CECs(totalCECs,tCECs)、休眠期CECs(restingCECs,rCECs)及活性CECs(activatedCECs,aCECs),以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结果显示:有效的患者治疗后,rCECs较基线时显著下降,tCECs有下降的趋势。出国治疗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同时基线的tCECs绝对值,和rCECs<40个细胞/ml与较长的PFS相关,而CEPs未发现相关性。
出国治疗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海外临床认为,tCECs和rCECs的基线水平,也许可以作为疗效早期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