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看病 监测治疗往往需要结合活检
发布日期:2018-05-09临床上,研究入组的肛管癌患者均为T2〜4,N0〜3期,根据T分期、N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程度的不同,接受42〜54Gy放疗。去美国看病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可评价的52例患者与RTOG98-11研究中的患者比较,IMRT减少了3级以上的生殖泌尿道,和胃肠道毒性(36%,P=0.014)。
其降低了3级以上的皮肤毒性,另外IMRT还缩短了放疗的中位持续时间,及因放疗毒性而导致的治疗中断的中位持续时间。去美国看病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了解到,随访23个月,2年局部复发率和结肠造口率分别为20%和8%。2年总生存和无病生存分別为88%和77%。
去美国看病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基于上述初步结果,建议IMRT应成为后续研究中的基础治疗,并允许对剂量递增的探讨。基于RTOG 05-29的研究是否相关,仍然存在争议。有时需要采取分流性结肠造口,或APR手术对这些患者的局部毒性反应进行治疗。
这些患者,应严密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必要时减少化疗药物剂量或者中断治疗。去美国看病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尽管HIV感染的肛管癌患者,治疗相关毒性的风险更高,但总生存与HIV阴性患者无差异。目前临床对HIV阳性肛管癌患者的治疗,推荐是给予全剂量的化疗和放疗。
去美国看病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对可能出现的治疗相关毒性,包括皮炎和血液学毒性加强监测。复发性疾病放化疗结束后,第6〜8周进行疗效评价。单独进行体格检查,还是需要结合活检,来进行疗效评价仍然存在争议,治疗结束后3〜12周可能会缓慢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