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 突变大多与外显子有关
发布日期:2018-05-02美国临床介绍,CSD黑色素瘤与非慢性日光损伤的黑色素瘤不同,组织学评估CSD有较大程度的日光弹性,及组织变性。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领域介绍到,“恶性痣”是用来描述长期日光照射后,产生的黑色素瘤,尤其是老年白种人群,组织学评估确定许多恶性痣损伤为CSD。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高达10%的CSD存在K/T突变,CSD黑色素瘤占黑色素瘤的10%〜15%,虽然CSD往往较非CSD预后好,但CSD仍然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黑色素瘤。与其他肿瘤不同,黑色素瘤c/r突变,在以下外显子中有更高频率:外显子9(5%),外显子11(45%),外显子13(25%),外显子17(10%),外显子18(15%)。
超过90%的黑色素瘤突变,是错义突变。通常,肿瘤激活突变频率差异较大,范围从<5%至40%。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机构了解到,然而,数据显示大多数突变,发生在睾丸精原细胞瘤(相对非精原细胞瘤),和单侧卵巢无性细胞瘤。这些突变,通常位于XiT基因的外显子17,主要是在D816氨基酸位点。
一项COSMIC数据库,综述发现20%的精原细胞瘤,性腺外生殖细胞瘤都存在突变。而性腺外的非精原细胞瘤无K/T突变。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领域发现,有更多不同的研究结果提出质疑,双侧睾丸精原细胞瘤是否存在c/r突变。因此,检测K/r突变,可不能只预测对侧肿瘤的发病风险。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随着ABL激酶小分子激酶抑制,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应用的成功,研究人员在继续检测其他功能增益突变,及激活突变驱动的细胞的生长。随后,伊马替尼的应用,在进展期c/r突变型gist中有了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