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体可引起细胞毒性反应
发布日期:2018-04-03美国方面,奥法木单抗是靶向CD20不同抗原表位的、另一种单克隆抗体。体外研究发现,该单克隆抗体在促进补体依赖的CDC上,比利妥昔单抗更强。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转诊机构介绍到,Jabbour等在一项初步研究中报道,使用hyper-CVAD联合奥法木单抗治疗的17例患者,CR为94%。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转诊后了解到,1年的CR维持率和OS分别为100%和95%,这些初步数据结果令人鼓舞。奥滨尤妥珠单抗(GA101),是将Fc段糖基化的人源化fl型CD20单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可引起抗体直接诱导的白血病细胞的死亡、ADCC增强、CDC减弱。
在临床前研究中发现,奥滨尤妥珠单抗在动物模型中,引起的B细胞消耗及人淋巴瘤生长抑制作用,较利妥昔单抗更有效。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近报道的CLL11临床试验表明,在CLL患者中,奥滨尤妥珠单抗-苯丁酸氮芥,相比于利妥昔单抗-苯丁酸氮芥,能产生更高的ORR,改善PFS。
基于这些数据,奥滨尤妥珠单抗联合苯丁酸氮芥,现在已被批准用于未经治疗的CLL患者。在CD20阳性的ALL患者中,对奥滨尤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进行评估,将成为今后的极大兴趣所在。一种新的靶向B细胞的方法,通过BiTE抗体实现。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博纳吐单抗是一种新型抗体(BiTE抗体),可使患者的T细胞靶向至表达CD19的B细胞,并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这一方法首先在一项以根除ALL患者MRD、为目的的GMALL研究中进行了尝试,20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有16例达到MRD阴性。
一项正在实施中的运用单药博纳吐单抗治疗,成人复发/难治B-ALL的n期临床试验,也于近期报道了其初步结果。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转诊后发现,博纳吐单抗持续静脉给药28日,随后14日为无治疗间隔。对此治疗有反应的患者,可再进行3个周期治疗或者进行骨髓移植。
25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有17例(68%)获得了血液学CR/CRp。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转诊发现,有趣的是,在6例复发的患者中有3例复发时CD19为阴性。在复发/难治的患者中,采用博纳吐单抗单药治疗能获得68%的CR/CRp,疗效是显著的,其结果令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