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治疗 术前标本对病理诊断至关重要
发布日期:2018-02-16在解剖外科病理学实验室,常用的方法及其在癌症预后方面的重要性。在外科病理学中所采用的分子检测方法,相关的通用取样和技术问题,将继续影响治疗方案的制订。淋巴瘤转诊治疗后,个体化的靶向治疗,将带我们走进癌症治疗的新时代。
手术肿瘤标本在切除后,直接从手术室接收。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前会接受化放疗,所以标本多是经治肿瘤。通常患者的术前诊断由手术或细针穿刺获得,但是对于术前未明确诊断的患者而言,手术切除的标本,淋巴瘤转诊终的病理诊断对患者都至关重要。
大多数 的肿瘤切除是为了治疗、分期和对治疗效果的评价。细胞遗传学分析和造血干细胞流式细胞仪(被保存在特殊的培养基中,如RPM11640),也需要新鲜的组 织标本。用于电子显微镜检查的标本,需是新鲜组织且经过特殊固定处理。淋巴瘤转诊后所有其他检测,都可以采用石蜡固定组织,有些实体肿瘤易有大片的坏死区;例如未经治疗的肾细胞癌,和经过治疗后的软组织肿瘤(如脂肪肉瘤和胃肠道间质肿瘤)。
因此,需对非坏死区域进行取样,才能使检测更准确。分子检测也需要充足的肿瘤组织量,增加检测的特异性,以使正常组织的污染降到低程度。大多数的肿瘤可用10%甲醛固定数个小时至过夜。虽然核苷酸保存好采用新鲜或冰冻组织,然而由于这会增加病理学家的工作,所以并非常规操作流程,也很少使用。
淋巴瘤转诊治疗机构爱诺美康介绍,目前,许多分子检测手段针对甲醛固定、石蜡包埋(FFPE)的组织样本进行流程优化。甲醛可使核苷酸与蛋白质,及不同蛋白质之间相互交联。这种交联会干扰FFPE组织中RNA,和蛋白质的回收,因此不适用于以RNA和蛋白质为基础的检测,如DNA微阵列及微小RNA检测。遗憾的是,甲醛的保护作用既不彻底也不持久。
从FFPE组织块回收的DNA,容易降解成长度小于500bp的片段,并且随着淋巴瘤转诊治疗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降解。然而,这些片段或甚至长度更短的片段,可在大部分分子检测中作为DNA模板。其他固定液如酸类(Bouin固定液和脱钙溶液)破坏了核酸链,或重金属(Zenker固定液和B5溶液),其中含有的氯化汞抑制了扩增酶,使这些样本不适用于大多数的分子检测。因此,淋巴瘤转诊治疗实行常规术后,FFPE组织可先用于PCR扩增,以便做进一步分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