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治疗 细胞代谢分解后转变为乳酸
发布日期:2018-02-12肿瘤抑制基因突变,例如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中,PTEN改变可活化传导路径中的关键介质,丝氨酸/苏氛酸蛋白激酶(AKT1)和乏氧诱导因子1(HIF1),这些改变反过来刺激促进糖酵解的基因表达。淋巴瘤转诊治疗机构爱诺美康介绍,特别值得指出的是,AKT1可通过上调葡萄糖转运体蛋白(GLUTs)表达,和憐酸化关键的糖酵解酶来刺激糖酵解。
活化的HIF1组合c-MYC原癌基因(MYC),同时也扩增编码GLUTs基因,及大多数糖酵解酶基因的转录。此外,HIF1/MYC组合可活化丙酮酸脱氢酶(PDK),该酶可失活线粒体内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H),并因而阻止了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淋巴瘤转诊改变的结果是,肿瘤细胞内由葡萄糖代谢产生的丙酮酸,在细胞内后续代谢分解中大多数转变为乳酸。肿瘤细胞随后通过由HIF1引起的多种转运体,和酶的上调泵出糖酵解产生的过量乳酸盐,和酸来维持正常的细胞内pH(PHi)使细胞存活。
淋巴瘤转诊治疗中,至少有三方面的因素,参与了细胞外基质过多的酸的聚集。首先,单羧酸转运体蛋白(MCTs)参与已知的氢质子协同转运乳酸。其次,过表达的Na+-H+交换泵(NHE1),也参与了氢离子移出细胞外。再次,过表达的碳酸酐酶(CA)异构体9和12,作为两种转运酶,有效地水合细胞内的C02,并在细胞外基质生成不能透过细胞膜的H+和HC03、所有这些变化使细胞外酸度增加,继而促进了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除了调高糖酵解来提供细胞增殖,淋巴瘤转诊所需的ATP,肿瘤细胞也通过改变其他代谢通路,来获取快速合成大分子所需的其他构成要素,如通过转运更多的营养素,如氨基酸进入细胞内,或通过mTOR来促进生物合成,mTOR是分子质量为289kDa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且是PIKK(PI3K相关激酶)家族一员,是调控营养物质人胞摄取和生物合成的关键酶。
mTOR通过两种路径发挥作用,首先,mTOR通过增加特定氨基酸转运体(AATS),促进细胞摄取氨基酸。其次,活化的mTOR刺激了蛋白质、脂质生物合成、mRNA转录和核糖体合成的基因表达。例如,两种与脂质合成酶,脂肪酸合成酶(FAS)相关的关键酶和胆碱激酶(ChoIC),淋巴瘤转诊后,在细胞增殖中是分别由mTOR和HIFl来活化的。此外,MYC也可通过活化转录相关酶,来增加线粒体生成并提高线粒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