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就医 如何让干细胞移植患者完全缓解
发布日期:2018-01-11临床上,骨髓移植(BMT)或干细胞移植,似乎是目前唯一改变CMML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一项研究回顾了118名年龄中位数为24岁,年龄在0.3-53岁之间,接受异体骨髓移植的MDS患者,12名CMML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10%。移植相关死亡率受患者年龄(即<18岁,40%;18-35岁,61%;>35岁,81%)影响。
赴美就医这项研究,包括早在1986年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这些患者的数据可能影响了患者的整体生存数据。近对50例CMML异体移植(中位年龄44岁,年龄范围19-61岁)来自血缘上相关的(n=43)或不相关的(n=7)供体,5年估计总体存活率为21%。估计5年的复发概率为49%。数据显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II级至IV级的复发概率较低,T细胞耗竭移植物的复发率较高,这提示移植物抗CMML效应。后一系列是迄今为止,成人CMML和异体干细胞移植的大病人研究队列。
有一个病例报告表明,赴美就医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靶向治疗,可能对PDGFR融合致癌基因导致CMML的患者亚组有效。CMML的各种化疗方案都只有适度的成功,在拓扑替康(一种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单药治疗的研究中,25名CMML患者接受托泊替康治疗,诱导骨髓发育不良(2.0mg/m2/day连续输注5天)。在28%的患者中实现了完全的血液学缓解。毒性作用显着,中位缓解时间为8个月。
赴美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在后续研究中,拓扑替康与嘧啶类抗代谢药阿糖胞苷联合使用,这种联合方案使得44%的CMML患者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的中位持续时间为50周,患者需要每月维持治疗。青少年骨髓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根据法美英标准被归类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从MDS中去除了JMML,将其归入新的类别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性肿瘤(MDS/MPN)。
JMML(又称青少年慢性骨髓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罕见的儿童期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占所有儿童期白血病的2%。JMML与成人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仅偶尔在儿童中发现的疾病)有许多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上的区别。
JMML的中位生存时间从大约10个月到4年多不等,与所选择的治疗类型有一部分的关系,预后与诊断时的年龄有关,赴美就医诊断时小于1岁的患儿预后较好。诊断时2岁以上的儿童预后较差,血小板计数低和Hb F水平高与预后较差有关,大约10%至20%的病例可能演变成急性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