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消失后可继续治疗
发布日期:2018-01-07经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只有在T细胞免疫反应存在的前提下才具有意义。而对于组成性表达PD-L1的肿瘤来说,PD-L1的表达与T细胞浸润和IFN-7的产生都没有关系,此时PD-L1的表达,对于指导PD-1/PD-L1阻断性抗体治疗来说就颇具意义。
安德森癌症中心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在霍奇金淋巴瘤中,Reed-Stemberg瘤巨细胞常会发生包含PD-L1和PD-L2基因的染色体位置的扩增,从而导致PD-L1和PD-L2的组成性表达,纳武单抗在治疗这种病人时,客观缓解率高达87%。由于抗肿瘤免疫反应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以及免疫检查点与配体的表达存在复杂的调控机制,因而很难选择单个指标作为选择病人,进行PD-1阻断剂治疗的参考,必须综合考虑多种生物标志物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一般来说,病人对PD-1阻断剂和PD-L1阻断剂的耐受性都很好,不管使用何种剂量,都很少发生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纳武单抗治疗黑色素瘤病人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有54%的病人发生了irREs,但是只有5%的病人会发生3~4级的irREs。本类制剂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轻度疲劳、皮疹、瘙痒、腹泻、食欲下降、恶心等,以及与皮肤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相关的irRE,如发生于治疗后6个月内的肺炎、白癜风、结肠炎。安德森癌症中心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无症状转氨酶水平升高及一二级甲状腺炎也较为常见(10%~20%)。
实际上,在纳武单抗的首次I期临床试验中,有3例肺癌病人发生肺炎相关的死亡。据估计,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可能会由于药物联用而增加,特别是与其他免疫治疗药物联用。药物毒性是否预示着更强的免疫反应,还不是十分清楚。相比于CTLA4抑制剂,PD-1抑制剂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人要更少。对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人,应该中断治疗,并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处理。英夫利昔单抗和霉酚酸酯,可以被用来处理糖皮质激素无效的病人。
安德森癌症中心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大部分病人在不良反应症状消失后,可以继续接受抗体治疗。正在进行的多个临床试验,将会对抗体单独使用,以及联合其他制剂使用时的不良反应特征,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CTLAW主要在T细胞活化所在的次级淋巴器官,对抗肿瘤免疫产生抑制作用,因为它的两个配体主要表达在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上,在非血源性的肿瘤细胞上并不表达。安德森癌症中心转诊机构介绍,再者,CTLA4在Treg上的表达,对于Treg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也十分重要。因此,抑制Treg的功能也是CTLA4抑制剂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而PD-1的配体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及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上,因此抗PD-1抗体,主要在肿瘤微环境发挥作用。
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由于肿瘤抗原长时间的持续刺激,PD-1表达处于较高的水平,T细胞的功能处于“衰竭”状态,这与慢性感染中T细胞的功能表型十分类似,而PD-1阻断剂的作用,就是逆转T细胞的衰竭状态,使其重新发挥功能。安德森癌症中心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基于上述理由,PD-1阻断剂或者PD-L1阻断剂,相比于CTLA4阻断剂对肿瘤的选择性更好,毒副反应也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