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看病 药物剂量调整应逐渐进行
发布日期:2018-01-04临床特殊问题上,有些癫痫发作见于25%~30%的脑肿瘤患者。一旦癫痫发作,即应予抗惊厥药维持治疗。通常根据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选择抗惊厥药。某些抗惊厥药如苯妥英、卡马西平可诱导肝酶分泌从而增强化疗药的代谢水平,导致化疗药血浆浓度低于治疗剂量。去美国看病机构爱诺美康介绍,这些药物和较大的镇静作用和较重的毒性有关。
因此,目前更常用其新的替代品,虽然经常使用,抗惊厥药在无癫痫发作的脑瘤患者,预防癫痫发作实际上无效,禁用于此类患者。左乙拉西坦(开普兰)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抗癫痫的一线治疗,因为它的功效,轻微毒性,不诱导肝微粒体酶。起始剂量为500mg,每日2次,可逐渐滴定增量至1500mg,每日2次。血清检测浓度是可行的,但于疾病控制程度无关。不良反应包括性格改变,忧郁和镇静。
拉莫三嗪是一种脑瘤病人的高效的抗癫痫药物。它需要缓慢滴定,可与丙戊酸相互作用。剂量通常是225~375mg/d,分2次给药,可联合或单用于没有接受丙戊酸钠或其他酶诱导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病人。服用丙戊酸的病人用药量少,服用酶诱导抗癫痫药物的病人可能需要更多的拉莫三嗪。
去美国看病使用马西平常为癫痫发作的二线治疗,仅口服有效,需缓慢增量至维持剂量,因快速增量患者难以耐受。用药剂量为7~15mg/(kg.d),每日2次或每日3次给药,成人通常为600~1000mg/d。治疗有效血清浓度为6~12pg/ml。不良反应包括粒细胞缺乏症、复视、眼球震颤、疲乏、肝功能障碍和过敏性皮炎,用药时需进行血监测。丙戊酸钠15mg/(kg.d),每日3次口服给药,根据癫痫病情需要增量,增加幅度为5mg/(kg.d);治疗有效浓度为50~1(静脉制剂亦有效,为无法口服患者的第二选择用药,第一选择为苯妥英钠)。不良反应包括肝或胰腺毒性、血小板减少、恶心、震颤和脱发,用药时须监测肝功能。
苯妥英负荷剂量18mg/kg(成人通常为lg),维持剂量是5mg/(kg.d)(成人通常为300mg/d)。其半衰期为24小时,可每日1次或每日2次口服给药。其静脉剂型为磷苯妥英,以苯妥英等效价(PE)剂量给药,负荷剂量为18mg PE/kg,维持剂量为5mg PE/(kg.d),去美国看病用药速度限制在150mg PE/min以内。通过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监测苯妥英的药物负荷。
治疗有效水平指南,通常认为10~20xg/ml为治疗的有效浓度,但多数患者应用<10g/ml,即可很好的控制癫痫发作,另外一些患者应用剂量>20Vg/ml亦无明显毒性发作。因苯妥英存在零级动力效应,小剂量增加即可导致血清浓度明显增加,药物剂量的调整应逐渐进行。不良反应包括认知缺陷、多毛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细胞缺乏和肝功能障碍。
去美国看病后,有约20%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红瘆,可进展为Stevens-Johnson反应。毒性表现为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和嗜睡。新的抗癫痫药如加巴喷丁、托吡酯和氨己烯酸,唑尼沙胺,医师应用时需慎重,多数对肝微粒体系统并无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