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患者应积极采取外科治疗
发布日期:2017-12-10临床研究发现,尽管食管癌曾经以鳞癌,尤其是食管中上段癌为主,但目前食管腺癌已经占主导地位。另外一小部分的病理类型是肉瘤,小细胞癌或淋巴瘤。腺癌可以起源于食管和胃黏膜的延续处,并可能是胃腺癌的蔓延;食管癌的位置有颈段10%、胸上段40%、胸下段50%。
出国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食管癌是一种高死亡率疾病,病死率超过80%。有75%的患者早期即出现纵隔受累或远端转移,通常因局部病灶引起的营养不良或吸人性肺炎而死亡。症状和体征上,吞咽困难是主要的症状。患者逐渐无法吞咽固体食物甚至流食。食管腔显著狭窄并出现多发转移,很少出现临床症状。疼痛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体征除恶病质之外,少见可触及的锁骨上淋巴结及肝肿大。
初步检查项目包括体格检查、CBC、LFT、胸片、食管镜以及食管X线钡餐检查,食管病变可以通过食管刷刷取或是采用内镜活检。CT诊断食管癌侵袭主动脉、气管支气管树、心包、肝和肾上腺的精确度超过90%,诊断腹腔结节和食管周围结节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85%和50%。超声内镜检查(EUS)对于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高于CT,同时可以在EUS引导下经食管取肿大的淋巴结活检。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对于食管癌术前评估具有潜在的价值。与CT相比,PET-CT对于探查转移结节敏感性更高。腹腔镜检查能够评估膈下、腹膜、肝脏以及淋巴结转移。出国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临床上对正在放化疗的住院患者,无论是术前辅助或是作为手术的替代疗法,经腹腔镜留置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均有临床意义。胸腔镜可以使疑诊胸腔内 播散患者免于开胸,支气管镜对于上中段食管癌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诊断肿瘤是否扩散至支气管,同时可判断原发灶部位。
肿瘤分期和预后因素,可采用TNM分期。食管鳞癌和腺癌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不同。疾病早期阶段,尤其是N0和M0的患者,预后较好。由于分期系统的不断更新,医师应保持关注新的分期方案。多数患者于确诊后10个月内死亡,尽管采用了各种治疗手段,局部转移的食管癌5年生存率为35%,远处转移者5年生存率不足10%。
早期检查食管癌高危人群,如亚洲部分地区,已用球囊辅助食管刷试验和内镜普查。采用此类手段早期检测的益处尚未明确。在美国,对一般人群进行食管癌筛查并无意义。但对某些高危人群,如碱液摄入性狭窄或者Barrett食管的患者,则应定期行上消化道内镜。治疗根据食管癌分期,可以采用多种治疗方案。手术切除原发灶,外科手术治疗食管癌效果并不理想,手术死亡率约为5%〜10%。在美国,采用肿瘤根治性切除术(RO)的患者5年生存率<20%。
出国就医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一般来说,对中、下段食管癌,若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均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减轻食管梗阻。很多治疗手段可以达到施行肠内营养的目的,激光治疗可减轻梗阻和出血。内镜下激光治疗的死亡率小于1%,但需先行食管机械扩张。尽管该法有效,但仍需要多次内镜治疗。激光疗法可以在门诊施行,而且治疗费用远比姑息性手术低。
通过注射光敏剂卟啉衍生物,可以提高肿瘤激光吸收率,但持续光疗4〜6周会引发皮肤光过敏。食管支架植入术食管插管有多种装置,约15%食管恶性梗阻患者需要植人支架。它通过套管植入,经探条或内镜达到预定位置后自动扩张,后者可以直视梗阻的食管腔内部,成功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