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00-1233

返回顶部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CONTACT US

400-900-1233

北京: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8号国贸商圈招商局大厦3208单元

深圳: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3002号万通大厦2106单元

您的位置:首页 > 爱诺头条 >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7-17

  本研究揭示了无序信号网络的调控机制,相关文献已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期刊。

  作为美国最大的癌症研究与治疗机构之一的希望之城(其国家医疗中心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全美顶尖五大癌症中心之一),其科研团队针对癌症治疗中一个长期难以捕捉的靶点,首次完成系统性解析。最新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表明,尽管黏着斑衔接蛋白paxillin具有动态特性,但这个作为蛋白质相互作用枢纽的关键分子,其参与的复杂信号传导通路或可成为治疗突破口。


  希望之城综合癌症中心医学肿瘤学教授RaviSalgia博士指出:“抑制paxillin与黏着斑的相互作用与癌症治疗具有直接关联。这一机制有望推动精准疗法的发展,特异性靶向癌细胞中显著活跃而正常细胞中相对不活跃的paxillin功能。”这项研究为难以表征的细胞蛋白质网络增添了重要新发现。Salgia博士团队深入研究了paxillin蛋白——这种能促使细胞根据微环境发生适应性改变的调控因子。正是这种特性使得癌细胞能够不断进化、逃避免疫监视,并产生治疗耐药性。Salgia博士团队三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解析paxillin的功能机制,早在1995年于哈佛大学任职期间,他们就率先完成了人类paxillin全长基因的克隆工作。

  为深入探究paxillin的作用机制,研究团队聚焦其关键结合伴侣——黏着斑激酶(FAK)。这项探索充满挑战:两种蛋白不仅共享大量结合必需的氨基酸残基,还处于持续动态变化中。更复杂的是,paxillin本身属于高度无序蛋白。

  研究团队通过精准定位,最终在蛋白质无序状态中发现了稳定的相互作用模式。当paxillin与FAK的C端靶向结构域(FAT)在特定位点结合时,二者会收缩体积以适应有限的结合空间。但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复合物在与整个黏着斑网络相互作用时,仍保持着惊人的结构柔性。

  Salgia博士说道:“我们发现了一种尚未被充分研究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新机制。这种机制可能普遍存在于其他无序蛋白中,这项研究为无序蛋白研究开辟了新视角。”

  由于缺乏明确的药物结合位点,这类蛋白相互作用通常被认为难以靶向。但Salgia团队通过创新性研究,成功构建了可帮助其他研究者们捕捉动态靶点的理论模型。

  这一突破得益于多项前沿技术的融合:团队首先采用与医学MRI同源的波谱学技术(该技术多用于物理学研究),首次解析了paxillin的结构特征;继而结合动态模拟技术,完整重现了paxillin-FAT结合过程;最终通过计算机3D建模,直观展示了这一动态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正是这些方法的协同运用,使我们能够突破单一技术的局限,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解析paxillin-FAK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希望之城计算与定量医学系助理研究教授、本研究第一兼共同通讯作者、蛋白质结构与数据分析负责人SupriyoBhattacharya博士强调道。该研究团队阵容强大:除希望之城的Salgia博士、Bhattacharya博士及医学肿瘤学与治疗研究系研究教授PrakashKulkarni博士(无序蛋白质领域专家)外,更汇聚了马里兰大学JohnOrban博士(共同通讯作者、光谱技术权威)以及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顶尖科研力量。关于希望之城希望之城的使命是将未来的治愈方法带给今天有所需要的人。希望之城成立于1913年,现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之一。希望之城的研究为众多突破性癌症药物以及人类合成胰岛素和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希望之城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指定的独立性综合癌症中心为核心,为患者带来了独特的综合性护理模式,涵盖了癌症护理、研究和开发、学术和培训以及创新计划。希望之城不断发展的全国性系统包括位于洛杉矶的主院区、遍布南加州的临床护理网点、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橙县的新癌症中心以及位于亚特兰大、芝加哥和凤凰城的治疗网点。希望之城的附属机构包括转化基因组学研究所和 AccessHopeT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