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癌症中心 骨髓继发患者有遗传学异常
发布日期:2018-01-24通常症状情况,MDS骨髓增生活跃,是克隆性起源及原始HSC克隆性遗传损伤。MDS起源于能够归巢和迁移的原始、多能HSC。造血细胞基因组不稳定,进一步提示细胞存在内在缺陷。安德森癌症中心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50%原发性MDS和80%继发性MDS患者,骨髓中有克隆性遗传学异常,大多数异常为非随机性。
在大部分病例中,遗传学异常提示预后不良。然而,一种很特别的遗传学改变,5号染色体长臂中间缺失却提示预后良好。T-MDS就是一个基因组不稳定,导致MDS发病的例子。T-MDS较原发性MDS发病年龄更小,且常伴有染色体异常,核型异常包括染色体大鄯分或全部缺失。
临床上T-MDS主要发生于接触DNA损伤性药物之后,占MDS/AML10%〜20%。这些患者既往可能因为肺癌、乳腺癌、儿童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其他肿瘤或者自身免疫异常需要接受化疗和(或)放疗。安德森癌症中心转诊机构介绍到,T-MDS较原发性MDS预后更差,中位生存期约9个月。拓扑异构酶抑制药如依托泊苷治疗后,出现DNA损害早,通常发生于用药后2〜3年,典型突变包括16和21号染色体上,核心结合因子及llq染色体上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MLL)。
相比而言,烷化剂如苯丁酸氮芥和环磷酰胺导致的T-MDS潜伏期更长,大多在用药4〜7年后发病,常与5和(或)7号染色体异常相关。放射治疗可能导致的T-MDS发生更晚,常在治疗后10年或以上才发病,该类型损伤与AML1基因突变有关。职业性溶剂如苯造成的遗传性损伤,明确与MDS/AML发生相关。
安德森癌症中心转诊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干细胞缺陷相关性骨髓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再生障碍性贫血(AA)也可以发展为MDS。5%〜20%MDS患者5号染色体长臂出现中间缺失,伴或不伴其他细胞遗传学异常,这是MDS中常见的单一细胞遗传学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