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看病 环境因素与原发性肿瘤的关系
发布日期:2018-01-05新的抗雄激素药物恩杂鲁胺,是潜在的雄激素受体阻滞药,能够促进受体降解、分离受体和共激活物,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该药可以延长化疗或抗雄激素治疗后进展的患者的生存期。另一种新药是阿比特龙,其作用机制独特,具有阻滞17-a羟化酶/17-20分解酶(CYP17)的特点。去美国看病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CYP17是一种将肾上腺和前列腺癌细胞中的早期类固醇分子,转化成为糖皮质激素和雄激素的酶类。阿比特龙能够延长内分泌治疗失败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尽管一些患者在治疗早期骨扫描上可出现“闪耀”现象。
阿比特龙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糖皮质激素缺失,因此,需要使用泼尼松替代治疗(5mg,每日2次)以避免盐皮质激素过量,避免高钾血症、液体潴留和高血压。GnRH激动药和雄激素受体拮抗药的耐药机制尚不清楚,抗性细胞雄激素受体可发生突变,使一些小分子受体抑制物,尤其是比卡鲁胺、尼鲁米特和氟他胺产生激动药的作用。
去美国看病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恶性原发性脑肿瘤约占恶性肿瘤的2%(17000病例),占美国每年癌症死亡人数的2.5%(10000例),男女发病比例为3:2。发病高峰年龄为5〜10岁及50〜55岁,脑肿瘤为儿童常见的实体瘤。环境因素例如吸烟、饮酒、饮食,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CNS)无关。无论如何,暴露于离子射线可导致脑膜瘤、神经鞘瘤、肉瘤和星形细胞瘤。电磁射线包括电话和计算机的暴露,不会导致脑肿瘤。职业接触乙烯基氯化物,可能为星形细胞瘤的危险因素。
动物实验表明暴露于N-乙硝基化合物、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三氮烯和肼苯哒嗪均增加星形细胞瘤的发生率,但人体是否因此发生肿瘤尚不清楚。近来,去美国看病研究表明,特异性或慢性哮喘病人患神经胶质瘤的风险较低。神经纤维瘤为显性遗传的多发神经纤维瘤,牛奶咖啡斑、腋窝 斑、虹膜的色素缺陷瘤可增加视精神胶质瘤、颅内星形细胞瘤、神经纤维肉瘤、神经嵴衍生肿瘤(血管神经肌瘤、嗜铬细胞瘤)、生殖细胞瘤、白血病和肾母细胞瘤的发生。该疾病的相关基因位于染色体17qll,其产物神经纤维瘤蛋白为肿瘤抑制物,可调节Ras信号转导通路(向细胞核传递促有丝分裂的信号)。
神经纤维瘤II为多发性神经鞘瘤。特别是前庭神经鞘瘤病,可导致室管膜瘤和脑膜瘤发生风险增加。相关基因位于染色体22ql,其产物局部蛋白,属于细胞膜和骨架连接蛋白的ERM(埃兹蛋白-根蛋白-膜突蛋白)家族,与细胞运动和黏附功能密切相关。结节性硬化病(Boumeville病)为显性遗传病,以错构瘤包括室管膜下结节和脑皮质异常结构为临床特点,可表现为智力障碍,癫痫症和行为异常如自闭症。
去美国看病服务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其他器官系统的错构瘤病灶,包括面部血管纤维瘤、前额纤维瘤样斑块、鲨革斑、心脏横纹肌瘤以及肾血管肌脂肪瘤和囊肿。该疾病与巨大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形成有关,目前已确认TSC-1染色体9q34和TSC-2(染色体16P13)为相关的抑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