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00-1233

返回顶部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CONTACT US

400-900-1233

北京: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8号国贸商圈招商局大厦3208单元

深圳: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3002号万通大厦2106单元

您的位置:首页 > 爱诺头条 > 新闻动态

电子健康记录警报结合干预措施:改善高风险转移性癌症患者预后新途径

发布日期:2025-09-12

  近日,发表在《JCO Oncology Practice》上的一项现实世界研究带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当电子健康记录警报与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相结合时,可有效降低高风险转移性癌症患者的30天再入院率和住院时间。

  双重通知保障干预及时启动

  中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的Michelle M. Chin在新闻稿中介绍,这种双重通知机制确保了干预措施能够尽快启动。其采用的四部分干预措施涵盖多个关键环节,包括护理协调、住院咨询、患者教育与症状管理以及出院后随访,全方位为患者提供支持。

  电子健康记录警报精准识别患者

  电子健康记录警报系统在识别高危转移性癌症患者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该系统依据特定协议,在患者入院时,利用最近住院时间、氧气或静脉注射需求、抗生素使用以及营养不良迹象等因素,自动标记这些高危患者。一旦患者被标记,工作人员会立即核实癌症诊断,并将护理团队与礼宾调度人员紧密联系起来,共同协调后续行动,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

  干预效果显著:再入院率与住院时间双降

  在对比600名接受干预的患者和103名基线患者的结果后发现,干预组患者取得了显著改善。30天再入院率从41.2%大幅下降至31.8%,平均住院时间也缩短了1.14天,从5.65天减少至4.51天。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该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专家高度评价:数字医疗工具改善预后

  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癌症专家、德克萨斯州肿瘤科执行副总裁Debra Patt博士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他们往往面临多次住院治疗,且一旦入院,再次入院的风险极高。而此次研究展示的基于电子健康记录的干预措施,是利用数字医疗工具(如临床决策支持)改善患者预后的良好范例。

  Patt博士还领导了另一项研究,该研究表明通过电子患者报告结果的远程症状监测可在癌症实践中成功实施。她进一步解释,基于电子健康记录的干预措施有助于解决癌症护理中的一个常见难题:晚期疾病患者常在肿瘤团队不知情的情况下住院。由于患者可能在几周内未与肿瘤学家安排随访,通过围绕这些患者提供支持,能够有效影响再入院的可能性。

  患者教育:赋予患者与护理人员力量

  Patt博士特别强调了干预措施中患者教育部分的重要价值。她表示,尽管组织有时不愿在患者教育上投入资源,但实际上,对患者教育进行投资能够赋予患者及其护理人员更多权力,帮助他们获取所需帮助,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

  她还指出,重新入院率和住院时间的减少意义重大。如果现代癌症治疗的梦想是让患者能够掌控自己的癌症,且癌症治疗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那么那些减少住院、住院时间更短的患者无疑更接近这一梦想。

  研究结果鼓舞人心,概念验证成功

  Chin认为这些结果在多个层面上都令人备受鼓舞。这不仅是概念上的证明,表明在大型医院系统中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患者,还能及时调动现有资源,如礼宾医疗、姑息治疗等。她希望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更好地支持癌症患者出院后回到初级肿瘤医生那里接受后续治疗。

  成功实施需多要素协同

  然而,Patt博士也提醒,成功实施这些干预措施并非仅靠良好意愿。它需要组织具备高度意识,制定结构化的教育计划,加强医生与护士之间的协调,并更新工作流程。她强调:“如果没有仔细考虑这些因素,可能无法享受到减少住院所带来的同样益处。”

  此次研究为改善高风险转移性癌症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在未来癌症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